活動舉辦單位:生態工法基金會、台灣河溪網。 文摘: 生態工法基金會粉絲專頁
講師:楊佳寧博士
前言:
做為一個環境NGO工作者,一方面關心著公共工程可能對生態環境造成的影響,而積極參與協調或機制遊說;一方面則不斷提醒自己需要透過更多的分享,來激發更多人對環境的關懷與參與。但,人們對於環境的關懷是從何而起?而我們又該如何傳達這些環境守護的理念?
今天的回顧,我們來分享的是楊佳寧博士的第四講《河川的日常親水》,談的是老師走訪加州Brentwood沼澤溪、日本高知市鏡川,透過訪談與走入地方小孩的日常生活之中,看見人與河川深入而多樣的互動所產生的變化。
影片連結:
精選摘要:
「日常型親水,是鄰近居民對河川環境自發式、創造式的利用。」自發指的是出自天性或本意,不需勸說或安排,不需要刻意做裝置或設備告訴別人應該如何利用,而創造指的是活動無法預測,是無中生有且本能創造。
#日常型親水的田野研究 老師首先提及日常型親水的定義,與觀光式的、多設備式的活動做了區別,選擇加州Brentwood沼澤溪與日本高知市的鏡川作為日常型親水田野地,並透過問卷調查、成人訪談、孩童繪圖調查、孩童現地導覽,研究地方的親水經驗,以及各式各樣與河川互動的方式與界面。
透過成人問卷與訪談,老師分享到當一個人與河川互動愈深入,愈容易會有美好經驗,也愈願意參加愛護河川,然其與互動頻繁與否卻沒有明顯關係,許多人會去河邊慢跑、聽音樂、辦社交活動,如果大家只是將河川視作為背景,則不一定會增加對河川美好的印象。
而透過邀請小孩子畫出夢想中的溪流的繪圖調查,發現對溪流使用頻繁而親密的小朋友,畫作呈現最多樣及最豐富的河川環境,相較於非使用者的繪畫是平直的河道、點綴著樹與草,日常親密使用者除了畫出河道的深淺、多樣的物種、周遭的泥巴、水草等,也把棲地食物鏈的關係畫出來,代表日常親密使用者對於河川有更深厚的印象。接著當走入小朋友在河畔的據點與祕密基金,能看見他們在河邊使用什麼樣的環境。因為有直接互動需求,孩子可以安靜獨處、可以探險、可以與生物接觸、可以接觸鬆散要素等,能具有更多可能性與主導性,由此可見他們選擇地方的重要性,就像棲地跟物種關係一樣。
#日常親密使用者的秘密基地 藉由這些孩子在河川旁邊活動地點的「棲地分析」,老師歸納出有幾點孩子選擇據點的「指標」,像是有領域感(不容易到達、隱密性)、身體舒適(可以坐、放鬆)、感官多樣性(流水聲、能接觸生物、能接觸水)等等。而透過觀察孩子們在河邊的活動,可以看見多樣而多層次的環境元素對於孩子具有深厚的意義,如在探險路徑上會選擇砂土小徑而不是柏油路面;在與生物接觸上會選擇有高生物密度及可及的棲地環境而不會是防止接觸到水的護欄等等。
「接觸鬆散要素」,是老師在分享中多次提到的日常型親水的要件之一,鬆散要素(loose parts),意旨可以任意擺弄、形塑、安排的東西,包括水、砂、泥巴、石頭、植物(葉子、果子、花瓣、樹枝)等等,接觸鬆散要素可以形成採集、建造、扮演、製作手工藝等活動,個別帶有不同的文化意義,也是在地知識的傳承。
#高知市鏡川的跳水據點研究 而關於接觸水,就是大家熟悉的玩水、游泳、跳水。日本高知市鏡川是個水質乾淨的河川,且水深足夠,吸引上游到下游的大小朋友們跳水嬉戲。老師在田野調查過程中,跟著當地的大小朋友跳過大大小小的跳水據點,畫成了高知市鏡川跳水地圖。透過這樣的研究調查,老師發現好的親水據點可能來自同儕間的口耳相傳,或是長輩的經驗傳承,這些跳水活動在地方形成了一個文化,而成為了大大小小的孩子美好的回憶。
「人工結構物作為親水的契機,如果設計的好,可以在不影響環境功能的前提下提供非常多親水的棲地,使多種使用者可以共存」,老師分享丁壩作為可以創造日常型親水介面的工具,可以透過設計影響某些地方侵蝕、某些地方淤積,可以創造二十種以上的淤積型態,如創造島型沙洲、或是形成上游沒有淤積、下游淤積而形成不同風景。
#日常型親水的價值與都會河川復育 在介紹完上述兩個田野地的研究之後,老師在最後提到日常型親水的價值,包括身心療育、兒童身心發展、培養鄉土情感、提升環境意識。
透過景觀建築領域對於自然療育功能的研究、環境心理學領域提出的注意力恢復理論、以及伊利諾大學景觀與人類健康研究室提出綠色空間與戶外活動可以減輕暴力傾向與過動症狀的論點,我們得以從較為科學實證的角度,了解到人類藉由與大自然的互動可以帶來的身心療育。
而藉由Nicholson建築師提出的鬆散要素理論以及Gibson心理學者提出的環境啟發力理論,談到了遊玩中的創意、發明與互動性,和環境中可變要素的種類與數目成正比,對比國內為了安全所設計的罐頭遊具與標準化的校園樣式,很明確的指示孩子應該怎麼遊玩,缺乏了對於孩子的啟發性以及創造的空間。
日常型親水很大的意義在於人得以直接與自然環境互動,並在與大自然接觸的觸動之中留下了美好回憶、傳承了有趣且具創造性的親水活動,是鄉土情感與環境意識得以長成的重要因子。因此,老師認為都會河川復育的使命,是不再排擠自然使用者,而讓都會的小自然能發揮與人親近的功能。當都會人對自然的嚮往可以在居家附近獲得滿足,則不會需要花更多力氣去接觸真實的自然,據此保護荒野大自然,也同時啟發眾人想要保護自然的心。
心得小結:
老師第四講的分享呈現出日常型親水的各種可能,呈現孩子在這些自然環境中是如何創造性地利用鬆散元素、與自然界面互動,創造了一個又一個遊戲。對地方大小孩而言,看似不起眼的草叢堆,都可能是對他們而言神聖而無可取代的據點。聽完這些故事,啟發了我們對於都會河川的想像,也提醒著我們在推環境改善的過程中,如何省思並保留這些日常型親水的價值。
Comentári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