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台灣河溪學院 】探尋水文化 課程紀錄

「河作的故事」單元共有六堂課,7月13日是「河作的故事」第一堂課,由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 楊志彬秘書長從多年社造經驗出發,分享「探尋水文化」。



從理解與持續對話開始 怎麼做才能達到心中理想的河川狀態?志彬老師首先提到感知水文化可以從深度理解對方想法,尋找持續對話可能開始。在河川治理現場,從水利人員著重安全及工程品質、生態工作者對生態的堅持,以及原住民文化等等一層層疊上去,每個疊圖都是某個時代的主要價值觀,在意識到文化的多元性後,持續尋求對話,並嘗試尋找深邏輯,分辨每個時代的強勢語彙。


走進河川建立人與水的依存關係 不過,光是這樣仍然不夠,還需要進一步建立人與水之間深度的依存感。因此,志彬老師連結各地社大夥伴們過去的社造及環境教育經驗,推動流域學校聯盟。聯盟成員認養固定小河段、水域或水景;由於透過持續性活動才有機會捲動一群人,形成一種生活模式,因此需要有常態性活動;接著,在水環境遭遇破壞時,願以行動守護。


希望能由以上的方式,透過深入的文化行動豐富台灣各地以水為主要元素的生活內涵,由聯盟成員在地方發起的遊戲、節慶、走讀、文學……等等各式各樣活動發展水文化–把人帶到水邊。在推動的經驗中觀察到,各地的水文化活動很有活力和創造力,和治理工程常遇到的灰暗經驗相當不同。


大地藝術季帶來關於水文化的觀察 志彬老師特別提到參與2022Mattauw大地藝術季–「曾文溪的一千個名字」,所帶來的啟發與觀察對深化水文化有幫助的經驗:藝術季主題開始發生轉變,從1991年台北的藝術季注重汙染,到大地藝術季著重整體流域;在藝術中注意到藝術家、治理工作者及NPO工作者在各自的領域中努力,但並沒有匯流;流域的整體觀不容易在具體的日常中呈現,但透過藝術家創作及用各式媒材將上中下游流域整體性呈現出來,帶來很大的不同;藝術季中的「萬物議會」讓人們後退一步,以非人的角度思考萬物扮演的角色。




53 次查看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