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台灣河川希望工程:環境營造類特優獎──景美溪及指南溪匯流口護岸再造工程】
- 台灣河溪網
- 4月9日
- 讀畢需時 2 分鐘
已更新:4月16日
由臺北市政府工務局水利工程辦理之「景美溪及指南溪匯流口護岸再造工程」獲得本屆環境營造類特優獎,其亮點包含全面拆除計畫範圍指南溪左岸之護岸、移除河床封底之混凝土、在與景美溪匯流處削灘,改善了河川之橫向與垂直連結。

本計畫以順應河相為設計原則,採用「近自然工法」為原本嚴重水泥化、溝渠化之指南溪打造更自然之樣貌。此外,本計畫所拆除的混凝土塊,均於基地內再利用,不僅減少了廢棄物的外運成本,亦降低碳排放,符合淨零碳排之理念。

指南溪為都市型溪流,本計畫在生態改善之餘兼顧通洪功能,亦為當地居民營造更親水、樣貌更自然的休閒環境。本計畫之成功執行,顯示都市溪流並非僅有三面光之命運,在細膩的規劃設計下,亦可以兼顧生態健康,發揮社會功能。本計畫為其它類似之都市溪流,提供了永續治理的寶貴示範。

日常中的溪流有了巨大的改變,附近居民林淑英女士感動之餘寫下新詩,藉此分享人們重新看見河溪的感動。《醉夢溪.返鄉路》:「二格山下指南溪,恆久掏洗出壺穴、貓空,蜿蜒來到大學城,水患頻繁仍醉夢溪。癸卯年冬,打開水泥封塵,佈局生物廊道,醉夢溪成返鄉路;湍瀨中,毛蟹、明潭蝦虎、蜆仔......爭相回家!」

主辦單位 :臺北市政府工務局水利工程處
設計單位 :經典工程顧問有限公司、中興工程顧問股份有限公司
施工單位 :安宏營造有限公司
監造單位 :威旭工程顧問有限公司
未來持續改善期許:
1.指南溪右岸緊鄰國立政治大學學校用地,建議臺北市政府工務局水利工程處持續與校方溝通協調,探討指南溪右岸與學校用地之整體規劃,評估右岸護岸拆除或進行其它生態改善之可能性,以進一步改善指南溪之橫向連結性。
2.建議臺北市政府工務局水利工程處逐步向本計畫範圍上游推動生態改善計畫,擴大指南溪之河川復育範圍,以強化生態復育效果。
照片來源:臺北市政府工務局水利工程處提供
Commentair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