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台灣河溪學院】 河溪治理新觀念 課程紀錄

時間過得飛快,今年度河溪學院初階課程已經到了最後一堂,這次由我們協會理事長,臺北大學都市計劃研究所 廖桂賢教授分享「河溪治理新觀念」。



台灣可以走一條不同的河溪治理之路

在國際上,淡水生物多樣性正被重視。可惜在台灣,關於河溪保護的法規不足。而在大眾觀念中,普遍認同水質保護,卻尚未意識到保護整體河溪生態健康的重要性。而傳統河溪治理模式,為了防災,採用築堤束縮河道,往往降低生物多樣性,減損河川生態及社會功能,面對河溪治理,是不是還有其他可能性呢?


桂賢老師在課程中提出五項河溪治理新思維,包括(1)擴充並重新定義治理內涵,治理可泛指政府對河川溪流的相關作為,而不單只有進行河川工程,同時包含維護管理工作;(2)理解並尊重河溪的多元價值,(3)水患治理納入自然解方,避免破壞性的工程手段(4)水患治理目標從防洪轉型為培養承洪韌性及(5)都市河溪不應只是排水,亦應該進行河溪復育。


水患治理目標從防洪轉型為培養承洪韌性

承洪韌性指的是人類社會面對淹水的韌性,是一個連續光譜,從耐淹力(淹水不致災、不影響社會經濟活動的能力)到災後恢復力(若淹水嚴重妨礙社會經濟活動且造成嚴重損失,能夠迅速恢復社會經濟運作的能力)。


而要培養社會面對淹水的韌性得先從轉變我們思維開始。老師特別解釋淹水、水患及水災等常被混為一談的觀念,淹水指一地大部分時候沒有水,被水覆蓋的現象;水患指的是淹水發生在人類活動區域,造成安全隱患;水災則是淹水嚴重干擾經濟社會活動,造成生命財產損失。因此,淹水不等於水災;在面對水患只要因應得宜,不一定會發展成水災。


在實務上如何提升承洪韌性呢?在人類聚落可增加開放空間透水及滯洪能力、打造耐淹建築與公共設施、發展兩棲交通系統及耐淹展業等方式來提升聚落耐淹力;在河溪可應用自然解方,避免破壞性的工程手段,恢復河川生態與社會功能,以達到生態與防災雙贏。


再次感謝對河溪學院課程的支持 今年度的河溪學院初階課從認識河溪樣貌開始,跟著講師們一窺以河溪為生的生物們,接著了解水歷史與水文化、河溪治理體制、建立願景的過程、復育實務進展一直到治理新觀念,已經暫時告一段落,感謝所有一同參與實體及線上課程的朋友們!每堂課程都有摘錄部分內容作為紀錄,無論是不小心錯過課程,或是想要再複習喚起記憶,歡迎連到台灣河溪學院瀏覽,未來我們也會持續推出課程,請繼續支持我們!


★台灣河溪學院 課堂紀錄https://www.twrna.org/minutes

捐款支持我們https://reurl.cc/N0LE5n



66 次查看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