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淺談「承洪韌性」思維

這周(適逢最強春雨報到,各家新聞不斷報導各種災情,淹水、山地土石崩塌或南部旱災未解等,以及居民無奈的神情。


(照片說明:此圖為雨量預估,但實際降雨量集中在中部地區。)

不過,發生積淹水但沒有生命財產損害時,還用「災情」的角度來看嗎?這麼提問並不是說這次豪大雨都沒有造成損失,而是提醒大家持續把每件積淹水事件當災禍,會使我們忽略生活在台灣島本來就會面對的自然現象,而且這自然現象正朝著工程擋不住的極端狀況前進。所以,很難有工程能達到保證不淹水或不缺水。台灣民眾需要提升自我面對淹水或缺水的韌性。

前些日子我們的理事長廖桂賢教授接受台灣光華雜誌採訪談論韌性概念,全文收錄在四月的〈邁向韌性城市之路〉一文中。我們幫忙摘要文章的幾個重點,邀請大家詳閱全文,並一起將 #承洪韌性 的觀念分享出去!

#文章摘要 台灣因降雨時空不均,部分地區易有極端降雨。台灣河流的特性,一方面容易淹水,另一方面,要把雨水留下來作為水資源,的確難度相對高一些。

韌性概念的基本脈絡就是「如何因應變動」。河流是變動的,河道堆積、河岸沖刷、洪水氾濫都是正常現象。「水患」雖然與「淹水」密切相關,但兩者不全然相同。淹水是一種自然變動,是中性概念詞彙,任何傍水或低窪地區,都可能淹水;水患則是指當淹水發生在人類聚集的地區,造成隱患。但淹水不必然一定是水患,更不一定會造成水災,只要因應得宜,淹水也可能無害。

「承洪韌性」(flood resilience)的概念,即社會應著重培養可以承納洪水而不受災的能力,亦即「耐淹力」,指在淹水的情況下仍不產生生命財產損害、社會運作不癱瘓、而且還能正常運作的能力。

「從不能淹水,到不怕淹水,這才是典範轉移。」不只是做法,思維也要同步。

相關文章連結:

台灣光華雜誌─〈邁向韌性城市之路〉: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