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作家相片台灣河溪網

2020年飛離島不玩水,只為全國水環境計畫【第二屆金爛蘋果獎回顧】

已更新:2022年12月24日


秉持「以理性專業,為河溪發聲」的台灣河溪網,2022年再度對前瞻基礎建設計畫 之「全國水環境改善計畫」進行民間的現勘與評鑑,選出第二屆的金蘋果與爛蘋果得主。 為了督促「全國水環境改善計畫」朝向真正前瞻的方向進行,並引起各界對水域 生態健康的重視,由長期關心河川溪流保育與復育人士組成的台灣河溪網,2021年開啟了第一屆的「全國水環境改善計畫金、爛蘋果獎」的評選。


評分結果:

從五月到八月,台灣河溪網成員與在地的夥伴自籌經費,前後花了14個整天,共走訪15個縣市。本屆評選係針對106年核定、109年五月前完工的第一、二 批「全國水環境改善計畫」,扣除單純的水質淨化、下水道工程計畫之後,共 48件計畫進行現勘評分。此次有將近27個公民團體與個人參與現勘評審,根據事先研擬完整的評分標準,以「生態功能改善」(佔 30%)、「社會功能」(佔 30%)、「計畫執 行程序」(佔 30%)、「設計」(佔 10%)等四大面向進行評分,其後再經由綜合討 論,選出第二屆的金蘋果與爛蘋果。



(一)說明

「生態功能改善」(佔 30%)、「社會功能」(佔 30%)、「計畫執 行程序」(佔 30%)、「設計」(佔 10%)等四大面下各有細項,為得是聚焦各項功能的實際效用是否能達到全國水環境計畫-「水與環境」的願景:「與水共生、共存、共榮」。經過分數統計後,選出第二屆的金蘋果獎2件及爛蘋果獎3件。


(二)金蘋果獎講評:

本屆金蘋果得主,河川類為台南市的「鹽水區月津港水環境改善計畫」。


「鹽水區月津港水環境改善計畫」工程項目 包含水域清疏,以及應雨水與家庭污水分離處理,雨水直接排入月津港水域,生活汙水則接管截流送至既有廢水處理廠及新建礫間處理場。


此外,並透過三個分項計畫來改善月津港的整體水域環境;月津港除了銜接橋梁的護岸較陡之外,其它護岸皆改善成1比3較緩之草坡護岸,坡腳以石頭蛇籠保護後再覆土與植生,可作為昆蟲及其它生物棲地,坡腳最底下再以人工菱形疊石排列交替穩固。月津港兩側護岸上僅修護舊有步道舖面,並植複層植栽,步道旁以淺溝收集雨水後再排入水域防止沖刷,未再增加水泥硬鋪面。


金蘋果另一位得主,海岸類為高雄市的「鹽水區月津港水環境改善計畫」。


「彌陀漁港水環境改善計畫」則以港區航道內疏濬海砂放置於南側, 並以砂腸袋防止再流失,復育沙灘功能,營造出海水自由交換的淺水域,提供魚類等生物棲息,且沙灘已有股窗蟹及角眼沙蟹進駐棲息利用,因此鷺科水鳥已前來覓食; 復育沙灘上有涼亭共長者休憩,亦有以在地漁業資源文化打造一座豔陽下不燙手的磨石子大型溜滑梯,利用興達漁港舊基樁打造一座蜿蜒步道於淺水域上供民眾接近淺水域。


台灣河溪網成員、台南社大研究員吳仁邦表示,此兩案件獲金蘋果獎,是因為計畫內容皆以改善生態環境為優先,且仍能提升水環境之社會功能,並有完整的公民參與所形成的共識


(三)爛蘋果獎講評:

本屆爛蘋果得主有三件,不但沒有改善還破壞水環境,因此頒予爛蘋果獎。

第一件為金門縣的「金沙溪流域水環境改善計畫」。


台灣河溪網成員、長期研究水獺生態的台大生態學與演化生物學研究所教授李玲玲表示,「金沙溪流域水環境改善計畫」執行前,已知金沙溪沿線是水獺的活動熱區,也是大鱗梅氏鯿最重要的棲地,除此之外,金沙溪還有其他諸多生態議題,然而工程單位卻不顧多位專家顧問明確提醒該溪的生態關注區域及相關保育措施建議,仍大開大挖、巨幅擾動水道,清除溪岸自然植被,代之以陡直水泥護岸,破壞原有棲地生態。




第二件爛蘋果獎同樣在金門縣,屬金門縣「烈嶼清遠湖水環境改善計畫」


「烈嶼清遠湖水環境改善計畫」之設計、施工都沒有考慮該溼地的生態特性,大幅擾動濕地、破壞濕地品質,包括在施工過程中放空湖水、大肆開挖湖底,以棄土填埋原本湖池作為他用,移除既有樹群,護岸水泥化,岸邊甚至貼上磁磚等,加上水閘門阻斷潮汐,導致原溼地生物多樣性喪失、溼地生態系劣化、溼地生態系服務降低。





第三件金爛蘋果獎是苗栗縣的「西湖溪整體環境營造銅鑼段」


「西湖溪整體環境營造銅鑼段」計畫,則是利用高灘地興建了三公里長的自行車道。長期關注石虎棲地保育的台灣河溪網成員、台灣生態學會理事長、台灣石虎保育協會理事王豫煌表示,西湖溪銅鑼段原本的濱溪地帶為石虎及其他野生動物可利用的棲地,自行車道的興建破壞了濱溪植被的生長空間,寬直的防汛道路與自行車道對野生動物在棲地間的移動造成了嚴重的阻礙;再者,花費龐大預算興建的自行車道破壞原有自然景觀、棲地復原的機會及水文、氣候調節功能,且使用率低落,但每年又必須投入許多維護管理經費,對於地方財政又是一大負擔。





(四)與前一屆相比:

以上三個案件之所以為爛蘋果,是因為完全與水環境改善之計畫目標背道而馳。

台灣河溪網召集人、臺北大學都市計劃研究所副教授廖桂賢表示,相較於去年評 選之 23 件案件(均為第一批次),今年評選之 48 件案件(包括第一、二批次)整體而言較去年有進步。去年23件案件中有5件總分為負分,此屆48件案件中有三件負分,稍有減少。




此外,去年僅有四分之一(26%)的案件有生態功能改善的效果,今年則也將近半數(46%)案件達到生態功能改善,這顯示愈來越多案件著眼生態功能之改善,而不僅是休閒遊憩功能,令人欣慰。然而,仍有不少案件不但沒有改善生態功能,反而破壞,今年竟仍有四成(40%)、22 個案件造成生態功能劣化,令人痛心。


(五)水環境「改善」亂象多:


「全國水環境改善計畫」仍有許多存在許多亂象,包括植栽引入外來入侵種、 建築物拉皮、充斥自行車道與景觀橋、人工設施破壞自然環境、不必要之裝飾與遊憩設施、與大量增加不透水硬舖面。








記者會中除了公布爛蘋果獎,台灣河溪網提出兩個下屆「爛蘋果警告」。其一, 是宜蘭縣的「蘇澳冷泉公園(湯屋)及阿里史冷泉公園工程案」;其二是基隆市的「旭川河水質改善現地處理工程」。


台灣河溪網成員、宜蘭惜溪聯盟成員石浩佑表示,大部分由地方政府及民代需求主導的提案內容偏離「全國水環境改善計畫」之生態保育、 地方水文化、創造地方創生契機的核心精神,初審及複審過程更欠缺在地公民團體的意見參與,種下違背前瞻水環境目標的提案內容甚至破壞生態環境的惡因,而第四批次的「蘇澳冷泉公園(湯屋)及阿里史冷泉公園工程」即為一例。


該案幾乎囊括了所有構成爛蘋果的元素,拆除原有具歷史感的木石造湯屋,重建全新鋼筋混凝土湯屋群及服務中心建物,卻缺乏綠建築思維、不融入在地文化及自然環境,且加諸眾多裝飾性視覺意象(如馬賽克牆,入口意象等)及街道家具設施。


因工程內容備受爭議,於提案過程多次未通過,目前更因歸於不同部會主責而造成計畫執行方向的偏差,在重要關鍵的汙水侵入防治、廢水處理及水循環系統建置工程均未配合到位的情形下,又因緊迫的工程期程壓力而草草結束工程設計階段,粗糙的設計品質及忽略核心水環境改善的設計內容,已預先種下爛蘋果的種子。


台灣河溪網成員也是水患治理監督聯盟的徐蟬娟表示,「旭川河水質改善現地處理工程」竟將河岸8顆樹徑57-78公分的大榕樹移植,移至甚遠的天外天復育公園,原本棲息在該處數量甚多的鷺鷥科鳥類,因此被迫遷移至鄰近的西定河等,然卻因繁殖季期間居投訴吵雜,市府也全面砍除既有喬木,期間還有雛鳥落水救援的爭議;後續的補償方案竟是種植櫻花和楓香,是不利原有族群棲息的樹種,使城市整體水環境自然棲地減少,嚴重違反「全國水環境改善計畫」應恢復河川生命力、維護生態多樣性的計畫精神。


(六)計畫執行機制問題:

台灣河溪網成員、全國社區大學促進會秘書長楊志彬進一步提出全國水環境改善計畫執行機制本身的問題,他表示,過去四年「全國水環境改善計畫」中編列了 2.27 億的縣市輔導顧問團委辦計畫經費;但是,多數縣市的輔導顧問團並未協助地方政府落實公共工程生態檢核機制,未產生實質輔導功用,以致「前瞻毀環境」的亂象叢生,造就了「輔導顧問團還需要被輔導」的荒謬情況。



輔導顧問團功效不彰,究其原因至少有三:

(1) 顧問團專業能力不足或不願投入充足資源,而未落實生態檢核工作。

(2) 縣市政府的業主強勢心態,只為爭取補助經費而短時間大量提出無關水環境改善的建築及景觀營造計畫案,缺乏縣市整體水環境議題的盤點和階段改善的核心目標,而執行期程的緊迫及缺乏彈性更讓顧問團、審查委員或公民團體的意見難被落實採納, 例如,第四批「蘇澳冷泉公園(湯屋)及阿里史冷泉公園工程」。

(3) 水利署未明確規範 生態檢核工作必須收集和開放的資料,以及未堅持淘汰未落實生態檢核和不符合水環 境改善宗旨的計畫。若輔導顧問團能秉持職業道德發揮專業能力,且縣市政府尊重輔 導顧問團的專業建議,水利署堅持水環境改善的原則,應該不至於發生上述亂象。


總結:


台灣河溪網希望導正前瞻,目前也正與水利署進行溝通改善制度,更能在制度面引導丶堅督地方政府提出真正好的河川水環境計劃,落實恢復河川生命力的核心目標。 台灣河溪網呼籲未來的前瞻,不要再受各地諸侯的強索,讓前瞻變成「錢瞻」。


台灣河溪網召集人廖桂賢表示,舉辦「全國水環境改善計畫金、爛蘋果獎」評選的目的,一方面希望透過好的案件來彰顯成就,加速推動真正前瞻進步的水環境建設,期許能夠「全國水環境改善計畫」能夠進行真正的河川復育,為台灣開啟一個河川復育運動。


另一方面,希望透過指出不當的案例,督促水利署檢討問題,找出亂象原因並改進。第二期「全國水環境改善計畫」即將要開啟,台灣河溪網呼籲,為避免接下來的計畫重蹈覆轍,水利署應徹底檢討生態檢核、公民參與、資訊公開、輔導顧問團等各個層面之問題。


此外,應改進提案審查機制,並要求各縣市必須先有整體水環境改善空間規劃藍圖,才能提出符合水環境改善精神的提案。此外,若不能發揮功能的輔導顧問團,就不應浪費公共稅收,因此也應建立不良輔導顧問團之退場機制。同時,各縣市輔導顧問團應多聘請在地公民團體擔任在地諮詢委員,才能真正瞭解地方的想法與環境特性,以協助縣市政府提出好的水環境改善計畫。


記者會洪立法委員申翰委員發言紀錄摘要:

洪申翰委員也提到,有關這次的台灣河溪網針對第一、二批前瞻水環境計畫的踏查結果,相較於前一年,雖然今年的生態功能改善的案子數量有提升到 46%,但卻還未過半,洪申翰認為前瞻水環境計畫作為,為提升生態水質的預算經費,卻僅有不到一半的案子,生態功能有所改善,是不合理而相關案件檢核制度應改善的事情。


洪申翰提到,四月時他向經濟部提出質詢,辦公室也召開協調會,請水利署應針對民間團體所提出的問題進行後續討論與改善,在這半年中水利署有和民間團體召開幾場前瞻水環境檢討的「問題界定工作坊」,針對生態檢核、公民參與、資訊公開,以及應納入水環境整體藍圖規劃指引,進行討論。


但洪申翰也指出,目前水利署對於相關問題的應對改善作法卻還沒明確提出,認為面對這會期是審議前瞻3.0審議的預算會期,水利署應盡快提出面對現有問題的改善配套,並召開跨部會協調,將相關改善作法放入〈全國水環境改善計畫執行作業注意事項〉,讓涉及前瞻水環境預算經費的部會,有相關做法指引可以依循。也會提出相關預算的提案,要求經濟部應針對「完善生態檢核機制」、「資訊公開方式改善」、「提升公民參與」及「提出水環境空間藍圖規劃」,提出改善作法及藍圖方針,並訂入〈全國水環境改善計畫執行作業注意事項〉,為預算解凍執行的前提,讓前瞻水環境計畫可以達到治水、淨水、親水一體成效為目標,讓經費下達地方,真正能提升台灣各水域的生態水質,讓前瞻水環境計畫的精神得以貫徹。

Comments


Commenting has been turned off.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