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台灣河溪學院】 溪石與濱溪植物的觀察 課程紀錄

河溪學院第三堂課於5月18日由人禾環境倫理發展基金會 方韻如資深經理分享「溪石與濱溪植物的觀察」,認識溪石與生物、環境間的關係,即使只是一顆石頭也有大大的學問在其中。


石頭是河溪生態的重要基礎

透過韻如老師說明,認識到石頭的組成是河溪生態重要基礎,無論大石小石,石頭的存在會改變水流,也會受水流大小影響再改變排列。在石頭與水流大小互動下,塑造出多孔隙環境及多元棲地,能提供生物們覓食、產卵、育幼及水生昆蟲羽化等各式需求;而數顆大石堆疊形成的空間,更是大水來時生物們的庇護所。營造孔隙不一定是幫生物挖洞,而是維持原本棲地基質多樣性的原貌,如同課程影片裡吻蝦虎用口在砂石上挖出產卵環境,生物們會根據需求在基質上營造適合環境。


保持石頭在河溪移動的彈性

水域廊道的完整性至少包含橫向、縱向及垂直三個維度,保有環境梯度變化,才能有健康的河流。在溪流環境梯度中,石頭排列是重要的一環,溪石因著水流移動,和其他石頭互相咬合卡扣,排列成可以抵抗水流壓力的形狀,成為天然固床工;大大小小石頭的排列也影響著魚上溯回家的路線。但是,人造構造物如攔砂壩在溪床中造成垂直落差,讓魚上溯回家之路變得格外艱辛。此外,平直的人工構造物一次把位能變成動能釋放出來,在壩的下方形成潭區,在枯水期易產生藻華,豐水期成為激流區,成為沒有連續梯度的環境。


大自然的常態是持續變化著,由石頭排列卡扣形成的天然固床工在水量少時,由水流攜帶的細小顆粒會填塞住大石與大石之間的孔隙,因此仍有低水流路;當數年一次的大水來臨,原石頭排列也可能因著水流產生新的排列。但是,當石頭被用混凝土固定後,大雨來時,再也無法順水流調整彼此間的排列,逐漸使得構造物下方開始掏深產生更大落差,而枯水期時流路也不易集中。


一個完整的溪谷環境梯度,需要由石頭建構,韻如老師特別提醒「大石小石都是石」,石頭是因也是果,石頭會改變水流,同時也反映出溪流曾經的力量與事件,構成河流空間秩序。


學員們的學習回饋

-以前只知道石頭對河川有其貢獻,但並不清楚詳情。經過這次課程不但清楚明白,也有辦法具體指出各種石頭以及濱溪植物對於河川地形和其中的生物的影響和重要性。

-用不同的角度看溪流,並且也了解目前跟工程單位的現狀以及溝通與努力方向。

- 之前對於石塊與水流之間的力學關係不是很熟悉,本次課程有了進一步的認識。


--------------

※6月課程報名連結 https://neti.cc/q2e3J3Z

※此系列課程共12堂,歡迎預留時間及關注粉專最新消息,完整課程表 https://www.twrna.org/seminar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