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台灣河溪學院】 我們建立什麼樣的願景 課程紀錄

「河作的故事」單元共有六堂課,在8月17日由經典工程顧問有限公司劉柏宏主持人分享「河作的故事-我們建立什麼樣的河川願景」。



從水環境歷年變化提出回應城鄉發展歷程的河川願景

台灣河川類群特性,如平原曲流、獨立溪流及辨狀河川等差異會影響願景討論,而水環境會隨著城鄉發展情境持續演變,常見的例子是在人口發展尚未高度都市化前,人們依水而生,在河道兩邊能見到聚落及農業區;隨著都市化後,河道被劃設治理線(用地範圍線),於是,河川洪氾區變成城市開發用地。在討論願景前,需要從水環境歷年變化盤點課題,找出癥結或能因應的契機,以提出能回應城鄉發展歷程的河川願景。


建立願景是一個長期社會過程

緊鄰台大校園附近道路下有水圳持續流著,現今因為加蓋而不易讓人再注意到,未來,被加蓋的水圳是否有開蓋的可能性呢?但是,如果想把被蓋住的水圳打開,還是需要經過社會溝通。因此,柏宏老師團隊在台大校園(新生南路)旁營造掘川意象,讓經過的民眾們有機會感受在生活常經過的道路旁有水流過,是怎麼樣的感覺。


城市裡的水道是民眾最容易親近的河域,以瓦磘溝為例。瓦磘溝原為自然河道後因城鄉發展變成都市溝渠,在1997年曾經有加蓋規劃,後民間發起反對加蓋運動,並持續透過系列活動,如列出瓦窯溝一年行事曆,希望能讓瓦窯溝活動成為固定行動;全齡參與,從學齡前、國小、大學生至社大(樂齡),以及中永和店家將特色產品融入河流意象;透過交流工作討論人們在瓦磘溝扮演的角色,能帶給河流的影響是什麼?如何發揮正面影響力?短短5公里長的瓦磘溝,在社會溝通上也走了將近30年。


柏宏老師提到建立河川願景是一個社會過程,討論願景的時間都很長,且進展不快。最重要的是溝通,而溝通要先建立「流域共感」,建立共感則要先讓在地生活者、公民對流域有想像的機會。並且,需要放在心中的是願景不只是你的、我的,而是大家的。



43 次查看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