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台灣河川希望工程:環境營造類優等獎──「竹溪水岸改善及環境營造工程】
- 台灣河溪網
- 4月9日
- 讀畢需時 2 分鐘
已更新:4月16日
專家與公民評審的共同努力下第一屆河川希望工程得獎單位最終評選出5件優秀河川工程作品,第一屆「台灣河川希望工程獎」得獎名單與得獎原因,我們將以五篇分別評析。
今天要先介紹環境營造類優質獎得主:臺南市政府水利局 辦理之「竹溪水岸改善及環境營造工程」。

面對土地違規占用及垃圾清理等長年棘手問題,成功克服多重挑戰,收回大部分土地並進行環境改善。在「減法設計」的原則下,避免過多人為設施,盡可能維持竹溪原本樣貌,為台南市區居民提供了一個舒適的親水公園。此外,本計畫亦導入濕地淨化水質,使得親水公園成為多元功能之藍綠基盤。

頒獎當天邱局長也分享心路歷程,他說一條都市河川要親水的首個難題就是水質,為此費盡心力,現在竹溪水質改善程度至少有六成,還不是很好但努力繼續改進。除了水質的挑戰,計畫團隊在規劃設計及前期工程階段,積極進行多場跨局處聯合會勘,並與地方社區的溝通協調,成功整合各方意見並建立共識。透過一系列工作坊與參訪、與居民及社區組織的對話,本計畫納入在地民眾及公民團體的需求與期待,公民參與的過程為後續工程的順利推進奠定了堅實基礎。

主辦單位 :臺南市政府水利局
設計單位 :綠波國際環境設計有限公司
施工單位 :唐億營造股份有限公司
監造單位 :綠波國際環境設計有限公司
未來持續改善期許:
1. 建議臺南市政府水利局評估調整現有滯洪池之設計,強化與河道與該區域之生態連結性,移除護岸,進行小規模之洪泛平原復育,讓河川能自然溢淹該處至,以提升生態效益。
2. 瀑布等景觀設施,建議採用更為自然之設計與材料,以塑造更接近河川自然樣貌之親水公園工法,可進一步提升生態功能,並作為河川環境教育之場域。
3. 本計畫利用濕地進行淨化水質,然建議仍應積極推動污水下水道接管工作,根本排除污水進入河道,以徹底解決水污染問題,確保竹溪長遠的水質健康。
照片來源:臺南市政府水利局提供

Commentaires